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睡眠充足可減緩疼痛



女性每個月常會有幾天身體疼痛不適,常陷入吃藥傷身、不吃傷神的兩難。一篇發表在Sleep期刊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另一個解決方式:充足睡眠不僅可降低白日睏睡度,也可以降低疼痛敏感度。

此研究一共找了18位參與者,本身都沒有任何疼痛問題但白天輕度睏睡,這符合了一般大眾普遍睡眠不足的常態。他們將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是連續四天依照自身原本睡眠時數,
另一則是連續四天每晚可躺床睡10小時。每組在第一、四天時測試其睏睡度與疼痛敏感度。睏睡度以白日入睡時間長短來評估(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疼痛敏感度則讓參與者手指接近熱刺激(radiant heat stimulus),停留時間越長表示疼痛敏感度越低,越能夠忍受疼痛。

結果發現長睡組比正常作息組每晚多睡了1.8小時,睡得越長則白天睏睡度就越低;將手移開熱源的時間增加了25%,這表示疼痛敏感度也降低了,研究者表示這樣的效果比使用60毫克的可待因(codeine)還要好。雖然還不知道睡得飽跟疼痛敏感度之間的機制如何,但也確實提供了一個充足睡眠的好理由。

身體有疼痛不適?睡飽就對了!

外電連結: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2012, December 1). Extended sleep reduces pain sensitivity. ScienceDaily. link.

原始文獻:Pain sensitivity and recovery from mild chronic sleep loss. link.


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看喜愛的電視重播可幫助精力恢復




人除了體力有限外,精力同樣是有限的,這就像電玩中的角色放個大絕招就會消耗MP/mana一樣。除了隨著時間會漸漸恢復,電玩角色也可以透過喝藥水或吃仙豆來快速恢復精力,但真實世界可沒這玩意兒,不過還是有方法的。紐約Buffalo大學Jaye Derrick博士的研究發現:觀看喜愛的電視節目重播將可加快精力的恢復。

Derrick博士認為:人們寶貴的心智資源是有限的,當完成了一件複雜的工作後就會耗掉一大部分的資源,此時意志力與自我控制就會下降。當給予充足的時間時就可以將資源重新補滿,不過現在有比較快的方式來回復精力。

研究者進行了兩個實驗來支持他的論點:在第一個實驗中,一半的受試者需要專注地完成一個較花腦力的作業,另一半則是進行較容易的作業。完成後讓各一半的人自由描寫他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內容,另一半的人則是列出他們自己房間的物品清單,接著再進行另一項極花腦力的作業來了解精力是否有恢復。結果發現那些描寫喜愛電視節目者,若是之前是做困難作業者就會寫得比較多、做簡單作業者就描寫得比較少,這表示當他們耗費心力完成一件工作時,會希望花比較多時間去回想節目內容。而之後作業中,困難作業組在描寫電視內容後表現會明顯較好,負向情緒也會比較低。這意味著回想喜愛的電視節目回復了他們精力與情緒
第二個實驗則請受試者記錄自己每天生活情形,主要記錄工作難易度與觀看電視、電影與閱讀的情形。結果發現:若白天有進行較耗費心神的工作時,就會花比較多時間去看重播的電視、電影或是閱讀已看過的書,而此舉也能幫助他們隔天的負向情緒較低。

但有趣的是:若是看喜愛的節目但是新單元而非重播時,就沒有這種效果。研究者認為當看重播節目時,由於已經知道喜愛的角色會有何進展,因此並不需要耗費資源去思索與關注,可以盡情地投入與劇中角色的情境與互動,如此一來將有助於恢復精力。但這並不代表你攤在電視前看一整晚就會有好處,台灣多數人看有線電視都是拿著遙控器在電視衝浪,那樣可是不行的。

別再抱怨第四台一再重播周星馳的電影了,換個角度想:或許他們是用心良苦要幫助觀眾們盡快恢復精力啊

文章出處:Favorite TV Reruns May Have Restorative Powers, says UB Researcher. link.
原始文獻:Energized by Television: Familiar Fictional Worlds Restore Self-Control. link.


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睡不著為什麼要數羊?



常聽人說睡不著時就數羊吧。一隻羊、兩隻羊、三隻羊....但為什麼要數羊呢?為什麼不數狗數貓數雞數豬呢?那就來為賦新詞強說羊一番吧。

牧羊人傳說


很久以前,小明在還沒車禍失去雙腳前是個盡責的牧羊人,他很盡責每天下班前都要點一下羊群數目才放心。但可能因為羊群太多或是他數學太差,常常會數著數著就睡著了。

之後有人睡不著,旁人就會說風涼話:阿你就學小明去數羊就會睡著了啊..就這麼出現了睡不著要數羊的說法了~~

而除此之外,羊是否還有其他特性適合睡不著時想一下的呢?

羊的睡眠時數少

對可愛溫馴的羊群而言,地球就像火星是一樣很危險的,為了不被天敵吃掉,只好睡少一點才能隨時保持警覺。根據研究調查綿羊一天僅需睡3.8小時,是睡最少的動物之一。那睡得少跟要數羊有什麼關係?當然有關係,因為每人睡不著需要數羊的時間不一樣,有人是白天有人傍晚有人晚上,很多時段都會有人需要數牠。因此若是該時段的羊睡著了,就不能要牠們跳過柵欄來讓人數,因此一定要選一個睡眠時數很少的動物才行。

那其他睡眠時數少的動物不行嗎?好,其他睡很少的動物還有:

長頸鹿:1.9 hr/day 

馬:2.9 hr/day


驢子:3.3 hr/day

(也許這是為什麼卡通中的會這麼聒噪,因為都不睡覺只好猛講話)


大象:3.9 hr/day


好,現在閉上眼睛想一下,有長頸鹿、馬、驢子、羊跟大象,讓你選一隻想像牠會一隻隻很乖地排隊要跳過柵欄讓你數,你會選哪種?

羊比較溫馴不亂跑

應該比較多人會選羊吧,原因是羊看起來比較溫馴,試想一群大象排隊等著跳柵欄那個畫面能看嗎.....
另外當然就是羊群不會亂跑,這樣比較好數啊。這可是有根據的,羊群即使有天敵來了都只會集中而不會散開(見自私的綿羊傳說)。要是跑來跑去又不認得哪一隻是哪一隻,那樣數錯會讓人很懊惱更睡不著,所以跑起來飛快的馬、驢子跟長頸鹿就不合適了。

總結:羊群因為有睡得少+溫馴這兩個特性,另也有一些附加屬性可能有加分,例如天然呆、毛茸茸很可愛(但對於怕毛者例外)、毛很暖...等。這些特質都很適合讓人睡不著時放鬆想念一下,這麼說來數羊聽來好像就有那一點點道理



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為什麼人們喜歡找周公下棋而不找周媽



人們常喜歡把睡覺或打瞌睡講成要[找周公下棋],甚至還有學生戲稱上課打瞌睡為玩周公online的遊戲。那周公到底是誰呢,為什麼要找他而不找別人呢?

周公,真實姓名為雞蛋姬旦,周文王姬昌的兒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周公除了以協助老哥處理政事聞名外,還有很了不起的事蹟就是制定禮法,國高中時應該讀過[周公制禮作樂]這樣的字句,也因此是儒家非常重要的老前輩。

周公雖然有這麼多的豐功偉業,但哪一項跟睡覺有關係呢?答案是通通沒有,周公跟睡覺之所以有關係是他的忠實粉絲--孔子害的。

孔子有一天就突然地感嘆說~~~



字面上意思是他已經年老色衰,很久沒夢見周公。背後的意思是在感嘆他老了,像他偶像周公所治理的周朝一樣的太平盛世已經沒機會看到了。然後他的弟子也就把這句話記載下來(論語・述而篇),後世大家也不管這句話背後的意義,大家都一窩蜂想學孔子去夢一夢周公了。

後代民間有開始流傳一本名為周公解夢的書,作者不可考,也因為這本書周公跟睡眠的關係就益加穩固了。不過有趣的是:在這本書裡解釋夢到下棋是不祥之兆,有大難臨頭的危險。所以大家以後別再找周公下棋了,找他騎騎單車跑跑步比較健康啦。


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愛睡五天王-東熊西蝠南猴北狳中嬰兒


大家常說懶豬懶豬的,或罵人說:[吃飽就睡,睡飽就吃,你是豬啊。]聽來豬就是一天到晚睡覺的懶惰動物,但這真的是砂鍋大的誤會啊。實際上豬一天約睡7.8小時,比人類寵愛的狗(10.6 hr)跟貓(12.1 hr)都睡得少,甚至比人類自己都睡得少。那究竟稱霸愛睡界的是哪些動物呢?在此跟大家介紹愛睡界的五大天王。


無尾熊(Koalas)
睡覺的無尾熊

難得清醒的無尾熊

說來想進動物園看無尾熊是很不智的,因為他一天到晚都在睡覺,你去動物園會想看一隻睡覺中的動物嗎?不會嘛,不過看他在可愛的份上大家還是買單了。無尾熊主要生存地區是澳洲,牠一天大約要睡上18-22小時,可說是愛睡界的霸主啊。



棕蝠實在不怎麼好看,只好以好友照代替

看完蝙蝠俠電影大家可能覺得很威很厲害,但真實世界的蝙蝠卻是懶惰蟲啊,特別是主要生長在南美洲的棕蝙蝠他的睡眠時數將近20小時,說起來一天要睡這麼多的生物實在不該做英雄的標誌。

愛睡覺的盔甲武士


睡覺中的犰狳

 歡樂玩耍中的犰狳


一天要睡上個18小時才夠,主要生長在中南美洲,特別是巴拉圭與其周圍區域。看起來就像是穿了厚重的盔甲一般不討喜,但牠可是擁有變形技能的勒


國外設計師還因此產生靈感設計出好用的廚具,可見牠真是居家良伴、老少皆宜啊

Armadillo Breadbin


 credit: Rosie Bolen

或叫做貓頭鷹猴(owl monkey),主要生長在中南美洲的森林裡,一般靈長類動物的活動形態都是白天活動夜晚睡覺,但夜猴就如同牠的名字,是唯一屬於夜行性活動型態的靈長類,一天大約要睡上17小時。


人類嬰兒


好了不能只說其他動物很愛睡,其實人類也是很會睡的。剛出生的嬰兒每天睡眠時數高達16-20小時,絲毫不遜於上述任何一種生物。有學者認為嬰兒之所以會睡那麼多主要是為了幫助大腦發展,而隨著年齡逐漸增加,人們睡眠時數會逐漸減少,直到青春期過後會固定為8小時左右。

可愛的睏睡小孩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相關不等於因果



行為科學總是希望研究可以得到因果關係的結論,如此就可以說明因為OOO所以XXX,若不要OOO就不會XXX這樣清楚又簡單的概念。然而大部分的行為研究不容易得到這麼好的結果,常常只能得到兩者為高相關,但相關終究只是相關,就跟年輕人終究只是年輕人一樣,無法代表兩者具有因果關係。
大明跟小明是父子這句話這說明了兩者的關係(相關),而由於種種因素常會直覺認為大明是爸爸、小明是兒子,但語意上這不見得是對的,實際上也可能是相反過來。在研究上看待兩個變項的關係也是如此,不能把兩者相關就直接視同於因果(即便很有可能),在沒有更有利的證據支持前沒人能這麼直接推論,沒人知道真理是什麼,只有愛力克兄弟知道吧

例如這個新知:睡眠7小時,可防老年癡呆症。這樣的標題意涵著因果關係,也就是有睡眠時數異常(因)–>導致失智症(果)的關係,若不要睡眠時數異常–>不會導致失智症的解讀。
但細看其研究結果只能得到睡眠時數異常與認知功能退化相關而已,內文最後一段就說得很清楚:老年癡呆症協會發言人指出,雖然睡眠與心智健康的關聯性已經在研究中確定,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定是睡眠影響心智功能,還是心智功能影響睡眠。
因此下這個標題就是過度推論,錯把相關當因果,特別是網路新知很多人只會對標題有印象,過度推論的結果就是給讀者錯誤的印象。在教學上也常常看到學生會把相關當因果,這也成了判斷學生是否已初步具有科學邏輯的一個指標了。

2012年7月12日 星期四

睡眠中複習可提升動作記憶

Credit: © Anton Maltsev / Fotolia
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就是能夠邊睡覺邊學習新事物,雖然到目前為止並未有合適的方法可以做到。但是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若在睡眠中重複撥放已學習過的資訊,是有可能讓動作記憶變得更好。

先前研究發現清醒時記憶所運用的腦部會在睡眠中重新活躍,這樣的現象被認為是睡眠幫助記憶提升的機制。對此西北大學的研究者假設,在睡眠中直接給予跟學習時相同的刺激,或許能夠幫助記憶更為提升。

實驗共分為高頻旋律、低頻旋律與無聲音三組。受試者需配合旋律以左手進行反應作業,整個作業進行就類似太鼓達人之類的音樂遊戲(如影片)。受試者必須在正確的時間內按下對應鍵,如在時限內押鍵會出現對應的聲音回饋。在作業完成後,受試者會有九十分鐘的小睡,由腦波紀錄確認受試者進入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以不至於干擾睡眠的音量重複撥放其中一種旋律20次,並在清醒後再測一次相同的作業。

結果雖然兩種音頻旋律在小睡後正確率都提高了,但在睡眠中有出現的話則會明顯的比另一種更好!這樣的結果支持了研究者的假設--睡眠中給予學習時刺激能夠幫助記憶提升。同時腦波分析亦發現慢波睡眠與紡錘波與表現提升呈正相關,這些訊號可能反映了睡眠中腦區重新活躍的機制。結合行為與腦波結果,可推論經過睡眠時腦部的重新活動幫助了記憶提升。

這就令人想到了坊間常錯誤流傳可邊睡眠邊學習的記憶法,在這邊必須強調的是:此研究的結果是幫助清醒時已學習過的資訊,睡眠時經過重新活躍的機制而提升,並不是在睡眠中學習新事物

試試在睡眠時重複並輕聲地撥放你所念的英文句子吧,或許你醒來後發覺念得更流暢了!

外電連結: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2012, June 24). Learn that tune while fast asleep: Stimulation during sleep can enhance skill learning. ScienceDaily. link.
原始文獻:
Cued memory reactivation during sleep influences skill learning. link.


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充足睡眠可減少肥胖的基因影響力

from: http://premiertraining.blogspot.tw/2010/09/does-less-sleep-make-you-fat.html


有些人會自嘲說:我是個光呼吸、喝水就會胖的人 。」的確除了飲食、運動、環境…等因素外,基因也是個影響體重的重要因子。近期研究發現關於肥胖的基因影響力將隨著睡眠時數而有所不同,當睡眠時數過少時基因的影響力將大增!

研究者收集了1088對雙胞胎(604對同卵)的身高、體重等基本資料與其睡眠時數的主觀報告。因為同卵雙胞胎彼此有著相同的基因,所以這種雙胞胎的研究可以用來區辨基因的影響力有多少,而非其它外在因子的混淆。分析後發現:睡眠時數與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為負相關,即睡得越少的人BMI越高。若睡眠時數少於7小時者,基因對BMI的影響力高達70%;而睡眠時數多於9小時者,其基因影響力降為32%。

遺傳基因對於體重的影響包含了:葡萄糖的代謝、能量消耗與儲存以及脂肪酸的儲存等。在這項研究當中,睡眠時間較短者,其基因對於體重的影響比睡長於9小時者高出兩倍多。對此華盛頓大學Nathaniel Watson博士說:「這個結果顯示,較少的睡眠時數會使得肥胖的基因影響力更容易表現出來,或可以反過來說—充足的睡眠時間將有助於降低肥胖基因的影響力。」

減重者總是無所不用其極地想方設法讓少吃多動,但常忽略了生活型態的重要性。相關研究指出了適度的睡眠以及減輕壓力將有助於減重,且睡眠不足也會使得食慾變旺盛。雖然此研究並未能說明睡眠時數與肥胖的基因機制,但也揭露了基因影響力與睡眠不足的關係。

想抑制蠢蠢欲動的肥胖因子的話,先讓自己有充足的睡眠吧!

外電連結: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2012, May 1). Longer sleep times may counteract genetic factors related to weight gain. ScienceDaily. link.

原始文獻:
Sleep Duration and Body Mass Index in Twins: A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link.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睡眠對情緒記憶與情緒反應的影響

為了認得有威脅性的敵人以便日後躲避,負面情緒(恐懼、驚嚇…等)的記憶深刻些對生存而言是好事。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的研究發現睡眠不僅可加深記憶,同時也會減少情緒反應的衰退。但這種生存優勢在現代社會反而會是缺點,人們在遭受重大創傷後久久無法忘懷並不是件好事。


許多研究指出睡眠具有記憶鞏固(Memory Consolidation)的效果,並非只是單純休息而已。同時睡眠不單單只是影響了記憶,可能也會調節情緒反應能力。研究團隊即是試圖了解睡眠對於情緒記憶鞏固與情緒反應的影響。
研究共收了106名健康受試者,第一階段他們要對60張圖片(30張負向情緒、30張中性)進行情緒與激發性的評估。第二階段圖片增加為180張,同樣是負向與中立情緒各半,當中包含了第一階段看過的60張圖片。受試者除了同樣評估情緒與激發性外,還需回應是否看過此圖以作為記憶表現的指標。所有受試者隨機分派為四組:睡眠組於晚上8點進行階段一作業,經過12小時(含睡眠)後進行階段二;清醒組則在上午8點進行階段一作業,經過12小時(完全清醒)後進行階段二。另外安排白日與夜晚兩控制組(階段一、二間隔45分鐘)以排除生理時鐘對記憶與情緒的影響。

結果發現無論是負向或中立情緒圖片,睡眠組的再認記憶明顯高過清醒組,顯示睡眠確實有幫助記憶鞏固的效果。而對於負向圖片的情緒反應評估,在經過12小時後兩組都變得較為正向也較不激發,但清醒組會明顯比睡眠組更為正向,這表示睡眠會保留了較多對刺激的情緒反應。因此對負向刺激而言,睡眠不但會加深記憶,同時也會減少情緒反應的衰退。但情緒反應是否受記憶程度深淺影響?進一步分析後發現正確率與情緒反應變動程度並無相關,意即情緒性記憶與情緒反應可能為兩獨立系統所運作。

以演化的觀點而言,增加負向記憶同時保持對負向刺激的情緒反應,這樣的行為更有利於生存,不但能夠記得危險,也不會因而減少情緒反應以維持適當的反應能力,但對於遭受重大創傷的人們而言,這樣的機制可能反而造成了過度的痛苦,甚至導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發生。或許在受創時限制他們睡眠是一個可行的介入方式,一方面可減少傷痛的記憶,另一方面也減少遇到觸發傷痛時的情緒反應,有助於受創者日後進行調適。但不可忽略的是睡眠剝奪有疲勞、降低注意力等負面影響,如何安排才能對受創者有最大的幫助,還需治療者多方思量。

原始文獻: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Reactivity and Emotional Memory over Sleep. link.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生理時鐘失靈可能導致大腦加速老化


生理時鐘穩定與否和健康息息相關,然而這兩者間的因果關係一直難以釐清。美國奧瑞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如果約日節律(circadian rhythms)遭到破壞會導致神經元加速退化、動作功能缺損以及壽命縮短。


生理時鐘(biological clock)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基因機制,它影響的層面很廣,包括繁殖、荷爾蒙製造、哺乳時間、DNA修復、睡眠、壓力反應甚至藥物的效用等等。先前研究在人類的身上發現生理時鐘的缺損、老化以及神經元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亨丁頓舞蹈症)三者之間存在著高度的相關。

這個研究中操控了果蠅的2種基因:period (per 01)sniffer (sni 1)。 per 01 是一種時鐘基因(clock gene),如果缺損會造成約日節律失常; sni 1 基因異常則會使果蠅在老化過程中產生腦部病變。研究結果顯示:(1) 只單獨失去 per 01 或 sni 1 基因的變種果蠅與一般果蠅的平均壽命差不多。(2) 同時缺乏這兩種基因的變種果蠅,它們的平均壽命都比一般果蠅短32-50%,而且大多會失去動作功能(爬行能力)以及比一般果蠅更快在腦部產生空泡(vacuoles)或坑洞,顯示腦組織提早退化。

除此之外,單獨失去 sni 1 基因的變種果蠅在正常光照的環境下(12小時亮、12小時暗)存活率與一般果蠅沒有差別,但如果給與它們24小時的持續光亮環境, sni 1 變種果蠅的存活率就會大幅下降,24小時光亮環境即是以環境去造成生理時鐘的不穩定。此結果亦支持生理時鐘的不穩定將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不管是基因或是環境造成的約日節律失常都會加速老化時的腦部病變,進而減短平均壽命。負責這個研究的Giebultowicz教授做了一個結論:「穩定健全的生理時鐘可以幫助我們對抗老化過程中的大腦退化,換言之,一旦時鐘失靈的話,損壞的過程將會加速。

你還在晨昏顛倒不顧晝夜的生活嗎?許自己身體一個好時鐘吧~~~

外電連結: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2012, January 10). Disruption of biological clocks can lead to neurodegeneration, early death, study suggests. ScienceDaily. link.

原始文獻:
Loss of circadian clock accelerates aging in neurodegeneration-prone mutants. link.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睡眠時數過短可能使認知功能受損

你常常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嗎?你會覺得白天注意力變差了嗎?那麼,你得要稍微注意睡眠的訊息了。研究發現無論是否自覺有失眠困擾,只要睡眠時數少於六小時,那麼神經心理功能也會明顯較差。


許多的失眠者都會抱怨他們的認知功能、注意力和專心程度都有影響,但關於失眠的原因、機制和造成的結果目前卻是所知有限,從之前的研究可以看到失眠症患者的短時間睡眠可作為生理受損嚴重度的指標。為瞭解睡眠時數長短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力,研究者針對長期失眠者與睡眠時數長短在神經心理功能的影響進行探討。

失眠組的條件主要是自身抱怨有失眠問題長達一年以上,受試者依此被區分為失眠組與正常組,而這兩組各再細分為睡眠時數正常(長於六小時) 跟過短(短於六小時),因此有正常組-睡眠時數正常、正常組-睡眠時數短、失眠組-睡眠時數正常與失眠組-睡眠時數短共四組。每位受試者在晚上七點左右將進行五個神經心理功能測驗,包括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 (SDMT)、Trail Making Test (TMT)、Benton Visual Retention Test (BVRT)與Thurstone Word Fluency Test (TWFT)。這主要測量的整體認知功能、訊息處理速度、注意力、視覺記憶和語言流暢度。接著受試者會在實驗室睡一晚並進行整晚睡眠紀錄(Polysomngraph, PSG)。

結果在入睡時間、睡眠中斷時間、總睡眠時數、清醒時數與睡眠效率這幾項指標上,睡眠時數正常的兩組都很相近(不管是正常或失眠組),而睡眠時數較短的兩組也很相近且都明顯較差(同樣不管是正常或是失眠組)。這表示有些自以為失眠的人但其實睡眠沒問題,而另外有些自以為睡眠正常的人其實睡眠很有問題!由此看來,大眾評估自身睡眠好壞不能端賴自己的感覺,而需要更好的指標,由研究結果看來睡眠時數長短是個不錯的區分指標
而在神經心理功能測驗結果上也印證了這個現象,只要是睡眠時數正常的,無論是否自認有失眠困擾,其表現都很相近;而睡眠時數短者同樣無論是否自覺有睡眠困擾,在注意力與反應速度上的表現都會明顯較差。

[相信你的感覺]這句話不全然是對的,至少在失眠感受與白日功能上不是如此。總結來說,不管你是否自認有失眠困擾,一旦睡覺時間小於六小時,就有可能會有神經心理功能的損害。因此當你下次發現自己都沒法專注或反應遲鈍時,記得多睡一點吧!也許就會發現情況好轉許多了。

編譯:周雅文

原始文獻
Insomnia with Objective Short Sleep Du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eficits in Neuro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A General Population Study. link.

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毒癮的渴求男女大不同

Credit: OSCAR BURRIEL


藥物成癮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對成癮者而言,心理上的「渴求」使得戒毒之路倍加艱辛。耶魯大學醫學院發現兩性在成癮渴求的來源有所不同--女性是在壓力情境下而男性則會被毒品相關線索所誘發。

 了解毒癮患者的渴求機制是件重要的事,不同的誘發因素就應採用對應的治療方式才能成功戒毒。研究人員針對30位古柯鹼依賴及36位健康成人(因場合需求而適度飲酒者)作為控制組。使用功能性核磁造影研究,觀察呈現壓力、毒品及中性的圖片時,受試者大腦的反應為何。

結果發現:毒癮者在成癮及動機相關的腦區(紋狀體、島葉、前和後扣帶迴皮質)皆會較為活化,然而男性和女性成癮者誘發的因素不同:下圖有顏色表示古柯鹼成癮者比一般人活躍的區域由圖可看出不同性別誘發大腦的因素不同--女性會被壓力所激發,男性則易被毒品相關線索所激發。
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Yale University

針對此發現,研究主持人Potenza博士建議在戒毒方針考量上應納入性別差異,古柯鹼依賴的女性成癮者以壓力減輕為目標,而男性成癮者則以認知行為治療或者匿名互助團體的方式會較有幫助。


編譯:許琇婷

外電連結
Yale University (2012, January 30). Addicts' cravings have different roots in men and women. ScienceDaily. link.

原始文獻
Neural Correlates of Stress-Induced and Cue-Induced Drug Craving: Influences of Sex and Cocaine Dependence. link.

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午睡有助於幼兒情緒穩定



有發現你家的幼兒在午后會變得易吵鬧、情緒不穩定嗎?他需要的可能不是牛奶、尿布或抱抱,而是一次安穩的午睡。

白日小睡可幫助幼兒穩定情緒,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幼兒被剝奪小睡後會影響他們的情緒,會變得較焦慮、不悅。研究找了10位約3歲大的幼兒,每個幼兒都須在有小睡和沒小睡情況下進行作業,他們被要求看會誘發情緒的圖片(五張正向,三張中性,三張負向)和進行拼圖遊戲(共兩種,一為可解另一則為不可解拼圖)。將幼兒進行作業時的表情錄下,再交由另一群不知實驗過程的研究員來評定他們的情緒反應。

 結果發現:這群幼兒平時大約午睡一個半到兩小時,若一天不讓他們午睡的話,下午正向情緒反應會降低、負向情緒反應卻提高,且在進行不可解拼圖時較少出現困惑表情。乍然看來較少的困惑是好的結果,然而研究者指出困惑表情不盡然是不好的,這表示幼兒發現不對勁之處,有助增強解決問題的動機和未知環境的互動。

初為父母者要瞭解到嬰幼兒跟自己不同,他們所需睡眠時數遠較成年人多,白天一次的小睡也有助於穩定情緒。為了不要讓可愛的天使變成吵鬧的魔鬼,給他們一次安詳的午睡吧。

編譯:梁浩邦

原始文獻:
Acute sleep restriction effects on emotion responses in 30- to 36-month-old children. link.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好音樂拉近彼此的距離

生活中不免有許多機會和陌生人接觸,但若他們靠得太近,像是上下班時間擁擠的公車和捷運上,會讓你感到不自在甚至有被侵犯的感覺。研究者發現這種「人際安全距離」會因為音樂而有所改變。

人們總是無意識地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才感到安全,然而這距離會因人與情境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像是在擁擠的車廂中會容許他人緊貼著你,但要是車廂空曠就會喊色狼了。而是否還有其他因素會造成影響呢?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心理系的Manos Tsakiris博士認為音樂也可以有所影響。

研究中讓受試者透過耳機或以擴音的方式聆聽音樂,會隨機呈現靜音、正向或負向情緒的音樂,播放12秒後要求受試者靠近陌生人直到感覺不自在時停止,或讓陌生人逐漸靠近直到感覺不舒服時喊停。結果發現:相較於負向音樂,聽正向音樂時會願意距離他人較近,且用耳機聽正向音樂也比無音樂時更願意靠近他人。因此不同的音樂確實會影響人與人間的距離,正向音樂使人更靠近、負向使人更疏遠。

下次搭到人擠人的公車時,試著戴上耳機聽聽開心的音樂吧,可以讓你感到舒服自在些。

編譯:田詠瑄

外電連結:
University of Royal Holloway London (2011, October 13). MP3 players 'shrink' our personal space. ScienceDaily. link.

原始文獻:
 I-Space: The Effects of Emotional Valence and Source of Music on Interpersonal Distance. link.



2012年2月9日 星期四

睡眠不足可能讓孩童夜晚頻尿



您的孩子是否常在夜裡常跑廁所呢?這可能跟他睡眠不足有關。丹麥一項研究發現: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兒童在夜間狂跑廁所及鈉成分過高。

該研究共有二十位8-12歲的健康兒童擔任受試者,所有人皆須經歷正常睡眠與24小時睡眠剝奪兩種情境,實驗期間其進食與飲水皆標準化管制,定時採取血液、尿液並測量心跳及血壓。睡眠剝奪當天晚上9點後孩童就必須躺臥在床上,禁止進食、飲水與動態活動,由父母陪伴以說故事、猜謎、畫圖等靜態活動渡過夜間。

研究結果顯示,就算控制了進食飲水與活動量,整晚不睡的情況下還是讓這些孩童在夜間排尿的比率大幅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八,鈉含量也比正常睡眠時增加了將近三分之一,並且血壓和心跳也比正常睡眠組顯著高了許多。由此可知睡眠不足的確會讓孩童們在生理上造成許多不良的結果。

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睡眠剝奪影響了調節水分及鈉的荷爾蒙,造成夜間尿液及鈉成分過多,另外也影響了血壓及心率。
而這樣的結果可能會造成不斷的惡性循環,孩童的睡眠不足讓夜間的尿量增加,因此時常跑廁所而中斷睡眠,導致更嚴重的睡眠不足及不佳的睡眠品質。

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且有好的睡眠,別再要求他們少睡多唸書了!


編譯:劉怡青


外電連結:
American Physiological Society (APS) (2012, February 1). Sleep deprivation tied to increased nighttime urination in preadolescence. ScienceDaily. link


原始文獻:
Sleep deprivation induces excess diuresis and natriuresis in healthy children. link.



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聆聽音樂可讓人緩解疼痛



台灣每年花費於止痛藥的費用龐大,顯見人們對於止痛的需求極高。但是藥吃多了總是花錢又傷身,是否有其他的方法呢?研究發現音樂可以幫助降低人們的疼痛感受。


猶他大學疼痛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Utah Pain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者認為若可讓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音樂,就可降低其疼痛的感受。他們找了143位健康的受試者,每人都需經歷有音樂和無音樂情境並接受三個不同等級且皆安全的手指電擊。他們被要求在音樂情境下必須盡量投入並找出錯誤的部分。進行的同時收集受試者的生理反應,像是:瞳孔收散度、膚電反應等,並讓他們評估自己的焦慮和專注程度以比較個體差異性。

結果發現,專注於音樂中確實可減緩疼痛,而這在高焦慮或高專注的人身上效果較佳。同時也發現不管疼痛多輕微,還是會讓受試者對音樂的專心程度產生影響,這表示聆聽音樂與疼痛感受這兩者是會互相抑制,因此藉由對音樂的專注來轉移對痛覺的注意力確實是可行的。

日後若是可以對於更多種不同的痛覺和音樂種類做進一步的研究,找到最適合的旋律可以舒緩人類的各種疼痛感,或許以後我們感到疼痛時,打開KKBOX就可以聽到專門舒緩疼痛的音樂了。


編譯:孫嘉璜   


外電連結:
American Pain Society (2012, January 5). Listening to music can be effective for reducing pain in high-anxiety persons. ScienceDaily. link.


原始文獻: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music engagement on responses to painful stimulation. link.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睡眠不足會讓你的食慾變旺盛



一項由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所發表的研究指出,人們整晚熬夜不睡後,在看到食物時大腦相對應的區域會特別活躍。因此長期不良的睡眠習慣,將有可能增加你肥胖的風險!

該研究團隊先前的研究顯示:整晚睡眠剝奪會抑制隔天早上能量消耗,同時也發現飢餓程度會增加。這顯示了睡眠不足除了影響生理代謝外,也可能會影響人們對於食物的心理知覺。
「然而我們卻還不清楚當大腦在處理食物刺激時,受睡眠剝奪影響最顯著的區域為何。」Christian Benedict說道。因此在本研究中將探討人們在經歷睡眠剝奪之後,面對食物圖片時的大腦活動改變情形。

研究者找了12位體重正常的男性,在正常睡眠以及整晚睡眠剝奪的情境下,以fMRI (功能性磁振造影)測量他們看到食物影像時大腦的活動情況,同時也會評估受試者實驗前後的飢餓感受。
結果顯示睡眠剝奪會提高飢餓感受,且在看到食物影像時右側前扣帶回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的活動會較活躍,先前研究發現此腦區與對食物的感受有關。而這個腦區的活動增加與實驗前受試者的飢餓程度無關,但卻與實驗後的食慾呈現正相關。也有其他研究發現睏睡越高就越難以抑制食物的誘惑

研究者認為:「在整晚睡眠剝奪之後,受試者腦中與食慾有關的區域變得活躍。而睡眠不足在現今社會已是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們的研究結果或許可以說明,為什麼長期的睡眠不足將使得肥胖的可能性增加。因此每天充足的睡眠,是讓你維持健康體重的重要因素。」

外電連結:
Uppsala University (2012, January 18). Lack of sleep makes your brain hungry. ScienceDaily. link.

原始文獻:
Acute Sleep Deprivation Enhances the Brain's Response to Hedonic Food Stimuli: An fMRI Study. link.


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20秒看出是不是個好人



你能一眼看出對方是不是好人嗎?加州柏克萊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人們只需花20秒的時間,就可以偵測出一個陌生人是否為可靠、親切、具有同情心的基因傾向。
這個研究想了解人們在艱難的情境下是否能識別出那些陌生人會幫助自己,另外也為天生較無同情心者的基因遺傳療法開闢新路。
研究者Aleksandr Kogan提到:「很明顯的,即使只是看著一個完全陌生的人坐在椅子上聽別人說話,我們還是可以在20秒內看出哪個是值得信任、親切或富同理心的人。」
這項在加州柏克萊大學的研究共有24對情侶參與並提供自己的DNA樣本。研究員讓每對情侶坐在椅子上談論關於受苦的經驗,並用錄影機記錄了傾聽者的影像畫面。而另外一群完全不認識這些情侶的觀察著則觀賞20秒關於傾聽者的錄影片段,在看完後根據他們的面部表情及肢體語言,來判斷哪些人是屬於比較值得信任、親切或富同理心的。
結果發現那些同理心評價最高者確實有與眾不同,他們在催產素(oxytocin )接受器基因型皆為GG
「人們是看不到基因的,所以這代表著一定有著某些訊號告訴陌生人:我們的確不同於其他!」Kogan說到。「而我們發現那些擁有GG型、表現出較多同理心的人,在傾聽時會有較多的點頭、眼神接觸、笑容及開放的身體姿勢,而這也透露出了自己的和善。」
這項研究奠基於過去另一個同為加州柏克萊大學、關於同理心的基因傾向研究,該研究針對能促進社交行為的催產素的三種基因型組合:AAAGGG做探討。結果發現較有同理心、能正確的解釋別人的情緒的人多為GG型,而AAAG型的人則較不能去同理別人。
但假如你不是擁有GG基因型的人也無需擔心!Kogan認為這並不代表擁有AAAG 基因型的人就真的是絕情的。「最終造就我們是否和善與合作,是由許多基因及非基因的因素所構成。沒有任何一個基因是可以完全操縱結果,他們只是把你拉往任何一個方向的因素,而催產素接受器基因恰巧便是其一罷了。」
因此,或許你因為沒有擁有GG基因型而常在第一印象時被認為不是個和善的人,但相信長久的相處還是會讓別人發現你是好人的!

編譯:劉怡青

外電連結: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Berkeley (2011, November 15). Is a stranger trustworthy? You'll know in 20 seconds. ScienceDaily. link.
原始文獻:
Thin-slicing study of the oxytocin receptor (OXTR) gene and the evalu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prosocial disposition. link.